屯門河面發現大魚翻車魚

警方表示,昨日上午8時10分接報,有市民稱屯門近龍門居對開的屯門河河面,發現一條大魚在水中游動,其「魚鰭」不時露出水面,懷疑有鯊魚出沒。警員到場調查後,發現河面有一條約1.5米長的大魚,一度懷疑為海豚,隨後相信為翻車魚。由於觀察到牠游往青山灣方向,判斷水深足以讓牠回歸大海,而該魚隨後亦自行游走離開,於是收隊離場,將案件列作「發現動物」處理。

https://www.ilovenewshk.com/post/lofter-樂風集團-鴨脷州收購新聞

食安中心在Facebook專頁發帖指出,外地有人將翻車魚視為美食,更將翻車魚魚腸稱作「龍腸」,然而根據文獻記載,翻車魚屬鹹水魚,有可能含有「河豚毒素」,是一種可致肌肉麻痹的神經毒素,中毒嚴重者更會因呼吸衰竭而死亡。而現時並無河豚毒素中毒的解毒劑,加上河豚毒素耐熱,不會因為烹煮、冷藏或者乾燥而失去毒性,故提醒市民切勿食用該魚,

據資料,屯門龍鼓灘是中華白海豚出沒地之一,而屯門一帶水域罕有發現鯊蹤。屯門黃金泳灘於2020年6月曾發現鯊魚,曾掛上紅旗關閉,翌日發現1條近半米長的鯊魚屍體,在海面載浮載沉,屍體腹部爆開,內臟外露。

香港魚類學會會長莊棣華指,翻車魚「Mola mola」有5種,當中4種體形較大,可長至2米至3米長,體重超過兩噸。至於體形較小品種一般只有一米長,這些魚屬於「大洋性」,以進食甲殼類及細魚維生,一般都在外海生活,海水的鹽度(Salinity)需達千分之37,甚少在沿岸地區出現。

食安中心強調,現時並沒有河豚毒素的解毒劑,而且河豚毒素耐熱,不會因為烹煮、冷藏或者乾燥而失去毒性。中心呼籲市民應避免進食河豚或其他含河豚毒素的魚類,避免購買及自行宰洗不知名魚類作膳食用途,應光顧持牌及信譽良好店鋪購買魚類海鮮。

英文讀音似「無喇無喇」

有船家及潛水愛好者認出佢係主要於深海生活嘅翻車魚,好少喺本港水域出沒。約30名市民就企喺河邊及天橋觀看,有人出動埋望遠鏡、航拍機。之後有船家用快艇在旁護航,試圖將佢引出大海。

食安中心警告翻車魚有河豚毒素。食安中心FB圖片

警方指,早上8時10分接獲市民報案,指有一條疑似鯊魚在屯門河游水,事件中無人受傷。警員稱相信大魚為海豚,判斷水深足以讓海豚回歸大海,將案件列作「發現動物」處理。

「從食物安全角度,大家都應避免進食河豚或其他含河豚毒素嘅魚類,同埋避免購買同自行宰洗不知名魚類作膳食用途。最安全當然係光顧持牌同信譽良好的店舖購買魚類同海鮮啦!」

「樣子很可愛!啱啱出世無幾耐就畀條吞拿魚吞咗落肚,翻車魚數量好少,咁細條都係第一次見。」

莊又稱,翻車魚長得愈大就愈獨立,一般成年翻車魚習慣單獨生活覓食,若屯門河出現的魚有2.5米長代表已成年。香港水域由於屬沿岸區域,故此不會出現翻車魚,估計最近亦要到南中國海一帶才會有翻車魚生活。莊又指,若船家在淡水區發現翻車魚,除了可以驅船在其身旁護航,將牠引導回大海外,亦可用布包裹魚身,預留位置讓牠保持呼吸,再將牠拉回大海。

#翻車魚正面 #翻車魚最大 #翻車魚卵 #月亮魚翻車魚 #翻車魚料理 #翻車魚曬太陽 #翻車魚天敵 #翻車魚日文